新型农业主体
农业经理人家庭农场专合组织

大邑县多措并举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训实效

【时间:2023-03-19】 【来源:成都市农业农村局】 【作者:成都家庭农场网】 【浏览:27次】 【字号:

2022年以来,大邑县坚持从实际出发,围绕高素质农民等乡村人才“聚”“育”“留”“用”四方面,下足力气,充分发挥人才在带头致富脱贫、先进技术推广、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,为全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奠定坚实人才智力基础。大邑县获得2022年度全省农业科教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。

一、多方联动“聚”人才。一是大邑县采取县、镇、村三级联动和培训机构、培训师资、实训基地扎根农业农村的特点,多方宣传;二是老学员口口相传,通过“老带新”、“传帮带”的方式充实高素质农民队伍;三是依托四川农业大学等专家团队培育500名粮油产业高素质农民“专家”,为打造大邑更水平的“天府粮仓”提供了科技支撑。

二、因材施教“育”人才。一是依托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、农业职业经理人、园区科技培训等培育工程,通过科技植入、理念引领,共培育高素质农民3032人次,农业职业经理人2421人,遴选推荐“头雁”项目培育对象13人;二是实施数字技能提升专项行动,依托“吉时雨数字农民大讲堂”累计培训各地数字农场主20000余人次;三是因地制宜开展农商文旅融合女农民班,创新开展茶艺、普通话等特色课程。

三、千方百计“留”人才。一是搭建载体平台。紧紧围绕大邑县产业布局和乡村人才需求情况,搭建专家工作站等载体平台,以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服务高素质农民等乡村人才。二是实施培优工程。成功入选成都市“十佳”农业职业经理人1人、“优秀”2人,获评四川省第二批农村致富带头人2名,省委省政府表彰四川省“稻香杯”农业丰收奖1名、先进村集体1个。三是落实激励保障。落实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保补贴170.29万元、农业职业经理人政策性保险补贴78.92万元。

四、因势利导“用”人才。一是强化引领示范。整合科技成果转化、科技示范户培养等项目,对优秀的高素质农民进行扶持和激励。全县发展家庭农场705家,农业专业合作社936家;二是坚持送科技下乡。组织51名农技精兵强将,科技下乡200次以上、发放宣传资料8900余份,现场咨询1698人次,指导1250人次。三是指导科技推广。指导高素质农民建成科普基地、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等30余个,推广优质杂交稻高效育秧、小麦绿色高产栽培等32项先进技术和水稻、小麦、玉米等16个优良品种,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。


蜀ICP备2022027948号-1